对葡萄酒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,应该都听说过“风土(Terroir)”一词,在一些葡萄酒、产区以及酒庄的介绍中,都有很大概率会看到这个词语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“风土”?
其实,“Terroir(风土)”这个词语是法国人创造的,它由拉丁语“terra(土地)”演变而来,用于指代葡萄酒生产地的环境特征,比如产区的气候、葡萄园的地形以及土壤构成等等,甚至是葡萄园中的微生物,都是风土的一部分。
产区和葡萄园的风土能对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风格产生重要影响。一方面,不同的风土条件下,适宜种植的葡萄品种不同。例如在波尔多(Bordeaux),左岸多为温暖且排水性佳的砾石土壤,适宜种植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;右岸土壤以凉爽、潮湿的黏土为主,更适合种植梅洛(Merlot)。另一方面,同一品种在不同风土下会展现出不同个性,造就不同的葡萄酒风格。
比如,同样是赤霞珠,在波尔多左岸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下,培育出来的葡萄往往酸度与单宁充沛,常带有草本植物气息;在气候更为温暖的美国纳帕谷,培育出来的果实往往更为成熟,整体酸度较低,以黑色水果风味为主。
法国是将“风土”概念展现得最为极致的产酒国之一,在这里,某些产区对于“风土”有着极尽狂热的追求。法国的勃艮第(Burgundy)产区就是一个例子,这里的“Climats(克里玛)”就是勃艮第人将风土的概念推向极致的表现。
作为勃艮第特有的风土概念,除了前面提到的自然因素外,“Climats”还包含了历史、文化等人文因素。更具体地说,“Climats”指的是具有独特地理气候特征并经过明确界定的地块,在这个地块之上,种植着特定的葡萄品种,使用特定的葡萄栽培技术,采用特定的酿造工艺。勃艮第有不少葡萄园或地块都被矮墙包围着,一些知名葡萄园,如罗曼尼·康帝园(Romanee-Conti)和大德园(Clos de Tart)就建有这样的矮墙,这便是“Climats”的象征。